城鄉同享陽光雨露
南寧市多舉措全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
2018年11月改造完工的上林縣白圩中學足球運動場為學生開展體育運動提供了保障。
賓陽縣民族中學建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炮龍傳統文化基地。
走進江南區蘇圩鎮新德小學,標準化的運動場、嶄新的教學樓、寬敞的多媒體教室…… “學校變化真是太大了!我們的孩子能在這里學習是福氣!”村民馬一廣高興地說。新德小學是江南區一所農村學校,過去學校教學設備簡陋,存在無電教設備、無體育設施、無圖書室、校舍破舊、如廁難等問題。如今學校進行了一系列改造建設, 面貌煥然一新。
“始終將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促進社會公平的重要舉措,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背@個目標,南寧市提出了具體思路:從提高鄉村教育水平、科學推進學校標準化建設、控制和消除“大班額”、 統籌城鄉師資配置、完善鄉村教師待遇保障機制、健全控輟保學機制等方面入手,逐步縮小了區域、城鄉、校際之間在辦學條件、師資水平、辦學質量上的差距,教育綜合實力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不斷提升。
2018年9月投入使用的江南小學珺熙校區。
良慶區五象小學設施先進的全新數字化音樂教室。
打造特色:提升教育質量
在推進教育均衡發展中,南寧市鼓勵引導各級學校規范發展、改革發展、特色發展、持續發展。
圍繞“立德樹人提品質”,良慶區強力實施文化強校戰略,引導各學校認真挖掘傳統文化、本土文化,在落實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基礎上,積極開發傳統文化、體育、藝術、科技等校本課程,形成“一校一品一特色”。強力實施素質教育,大力引導培育學生文娛興趣愛好,通過綜合素質教育與文化教育有機融合,創辦了一批獨具特色的素質教育課程。
2017年以來,江南區累計安排2500萬元專項資金,全面打造“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培育出江南小學、五一路小學、富樂小學、白沙路學校、菠蘿嶺小學等一大批特色鮮明、社會認可、家長贊許的“善學江南”品牌學校。同時體育藝術節、書法繪畫、舞蹈器樂、校園足球等活動蓬勃開展,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校園體育文化生活,讓孩子們享受從“學有所教”到“學有優教”的幸福。
在上林縣,三里鎮中心學?!岸珊庸幕?、城南小學學生社團活動等“一校一特色”校園文化建設載體豐富、育人氛圍濃厚,增強了群眾對本地學校的信任和吸引力,樂教善學風氣日益濃厚,全縣義務教育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
為提高教學質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邕寧區開展校本教研,打造團陽小學壯族嘹啰山歌傳承培訓基地、那路小學壯族八音傳承培訓基地和孟蓮小學傳承鄉土文化培訓基地等。目前,邕寧區“一校一品一特色”的校園文化建設工作格局初步形成,極具特色的校園文化成為城區教育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南寧市還把打造“書香校園”作為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主要抓手,注重在校園精神文化的特色上下功夫。全市各中小學紛紛開辟讀書陣地,營造閱讀氛圍,舉辦各種主題讀書活動,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全市各中小學逐步形成了“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的良好局面。
橫縣石塘鎮潘六村委小學開展少數民族體育活動。
邕寧區百濟鎮中心學校學生正在計算機教室上課。
健全機制: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
“始終把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作為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的核心任務,讓全市群眾享受到現代化高品質的教育服務?!蔽沂懈骷夵h委、政府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始終把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作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作為重大的民生工程,克服各種困難,采取積極措施,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成效顯著。
自啟動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以來,市委、市政府全面加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統籌推進的力度,形成了市級統籌指導、縣(區)層層分解落實、各部門齊抓共管的推進機制。市委、市政府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納入全市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整體規劃中予以統籌推進,科學調整了全市各縣(區)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目標的規劃,明確了推進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并將縣(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作為考核縣(區)政府及其主要負責人的重要內容。與此同時,充分發揮縣(區)主體責任,切實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責任落實。馬山縣提前4年、賓陽縣提前2年通過自治區督導評估,兩縣分別在2016年、2018年的自治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現場推進會上作了典型經驗發言。
扎實推進,校校過關。我市在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的指導下,嚴把市級復核關,走遍每一所學校,確保校校達標。建立市級督查整改情況跟蹤制度,對每一個階段的整改工作進行跟蹤,定期報告整改進度,并科學指導縣(區)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形成了制度完善、督前培訓、過程督導、跟蹤監控的全程督導方式。興寧區、西鄉塘區在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中,形成先進教育督導工作經驗,獲評全國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創新縣(區)。
加大投入:不斷改善辦學條件
走進橫州鎮上淇小學,文化長廊“樹人亭”“弘道亭”分列校園主干道兩側,假山流水映入眼簾,讓人眼前一亮,厚重古樸的道德經雕塑為整個學校校園文化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些文化長廊和文化亭是去年建成的,共投入35萬元?!鄙箱啃W校長雷登獻說,“義教均衡發展給上淇小學帶來很大的變化,政府加大了功能室和教學樓的投入, 還為學校增添了一批教學設施設備,比如圖書、儀器、多媒體設備等?!?
這是南寧市在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中,學校辦學條件不斷改善的縮影。近年來,南寧市不斷加大教育投入,優化配置教育資源,積極改善辦學條件,補齊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短板。
一是增資金。各縣(區)多方籌措資金增加教育投入,確保教育經費實現“三個增長”。2015年來,江南區、良慶區、橫縣本級投入均超過7.5億元。
二是擴容量。各縣(區)政府按照“兜底線、補短板”的要求,加快學校標準化建設。2015年來,良慶區新建學校15所、江南區新建學校10所。橫縣改、擴建學校404所。賓陽縣改、擴建學校124所。上林縣新增校舍面積64萬平方米,良慶區、江南區新增校舍面積均超過30萬平方米。上林縣新增體育運動場館面積46萬平方米,橫縣新增體育運動場館面積37萬平方米。橫縣新增實驗室、功能室1602間,賓陽縣新增實驗室、功能室1384間,上林縣新增實驗室、功能室1209間。
三是增設備。2015年來,良慶區新增教學儀器設備18627萬元,橫縣新增教學儀器設備17485萬元。各縣(區)新增圖書均超過100萬冊,橫縣新增圖書284萬冊,江南區新增圖書235萬冊。賓陽縣新增計算機18235臺,橫縣新增計算機14727臺,上林縣新增計算機7010臺。全市義務教育學校資源配置水平顯著提升。
經過幾年的集中建設,南寧市義務教育學校特別是農村薄弱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大幅提升,農村薄弱學校校舍不足等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如今鄉村最美的地方就是學校,學生愿學、樂學,家長放心。
特殊關愛:促進教育公平
特殊群體更要特殊關愛。南寧市高度關注特殊群體的教育問題,建立了政府統籌協調、部門各負其責、社會共同參與的關愛和服務體系,有效保障了家庭特困學生、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農村留守兒童、殘疾兒童平等接受義務教育。
在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過程中,良慶區堅持關愛特殊群體,建立健全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讀機制。近年來,大沙田和玉洞片區通過新建、擴建、改建城區學校,不斷滿足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的入學需求。凡是申請政府安排并符合自治區、南寧市相關文件要求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全部安排到公辦中小學就讀。2018年全城區在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就讀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女子共6344人,其中在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就讀6283人,占99.04%,為每一位適齡兒童提供均衡就學機會。
賓陽縣緊緊圍繞教育公平,積極探索新辦法新途徑,不斷完善公平保障機制,創新關愛體系。健全“政府牽頭、部門落實、社會參與”的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體系,創新成立25支“代理媽媽”隊伍共463人,與留守兒童“一對一”“一對多”結對子,開創了一條關愛留守兒童的新路子,“代理媽媽”關愛留守兒童志愿服務隊入選2017年全國百個“最佳志愿服務組織”,形成關愛留守兒童的“賓陽模式”。
江南區在青少年較為集中、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相對較多的菠蘿嶺社區、紅日江景小區等社區建立11個“青空間”社工服務站,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提供法制教育、親子教育、社區融合、學業規劃、拒絕校園欺凌等教育服務。同時,積極開展“江南夢想村塾”“花季成長營”女童保護項目和“愛上邕城”關愛農民工子女、留守兒童志愿服務等活動,構建更全面的教育保障,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均衡發展,隨著一個個看似簡單的教育“小目標”的逐步落實,托起的卻是廣大家庭的民生“大心愿”。新起點,新實踐,均衡創建,為今天的南寧市教育事業帶來無限生機,均衡發展讓南寧教育劈波斬浪、揚帆遠航。
配足配強:保證師資均衡配備
硬件設施追求配套完整,在師資力量上也力求均衡。南寧市建立健全農村教師補充長效機制,實施農村中小學教師定向培養計劃,并通過人才引進、公開招考、特崗計劃等方式,補充農村教育師資;通過建設農村學校教師周轉房、開通互聯網、提高教師待遇等措施,穩定農村教師隊伍。
上林縣積極構建“縣管校聘”管理機制、城鄉教師合理流動新機制、教師交流和補充機制,逐年補充教師,緩解學校教師缺編、結構不合理等問題。2015年以來,通過教師公開招聘、特崗教師招聘、小學全科教師培養計劃、壯漢雙語教師培養計劃等渠道吸收新教師404人。
作為教師“國培”計劃項目縣,橫縣尤其注重教師隊伍建設工作。2015年以來,全縣共安排教師培訓經費3229.5萬元,參加各級各類培訓的教師達80311人次,其中參加“國培計劃”“區培計劃”培訓的教師達6459人。積極組織開展名校長、名師、名班主任“三名”培訓,兼職教師培訓,以及校訓一體“送教下鄉”活動等109個縣級教師培訓項目,參加培訓的教師達35804人次。
江南區在培訓教師上下大功夫,每月開設“善學江南”教育大講堂,讓老師們在家門口就能面對面聆聽全國知名教育專家的講課;選派200多名教師到區內外名校跟崗學習,全年培訓教師8.22萬人次,教師整體素質和專業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努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
為了讓教師安心從教,良慶區積極落實教師待遇,制定政策留住人才,如實施教師住房保障安居工程,2009—2016年新建教師周轉房和公租房34棟526套,建筑面積24540平方米?!拔覀儾粌H住進了干凈舒適的教師周轉房,每個月補貼還比城里老師多幾百元,這讓我們覺得在哪里教書都一樣?!绷紤c區那陳鎮西盛小學鄉村老師陸禮開心地說。(南寧日報記者 陳 媚 通訊員 蘇 凈 李 煊 本版圖片:由各城區教育局供圖 )
最新資訊
“神獸回籠”!南寧第二批學生返校復課,各校學子陸續安全有序回校
2020-05-06 09:52
2020-04-22 10:41
2020-04-13 14:18
2019-03-15 09:34
2019-01-14 09:21